您好,欢迎来到河南新乡干部学院官方网站!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史来贺一生的贡献——纪念史来贺同志逝世二十周年(上)
发布时间:2023-04-19 10:27:17 点击:1509

微信图片_20230508112813

今年4月23日,是史来贺逝世20周年的日子。史来贺1930年7月出生于河南省新乡县七里营镇刘庄村,1949年8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52年12月任刘庄村党支部书记,2003年4月23日因病医治无效,不幸逝世在刘庄村党支部书记的岗位上。史来贺同志是第三、五、六、七、八、九、十届全国人大代表,第五、六、七、八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是中国共产党第十三、十四、十五、十六次全国代表大会代表。曾先后被授予省特等劳动模范、全国劳动模范、全国民兵英雄、全军英模、全国优秀党务工作者、全国优秀共产党员、全国优秀领导干部、全国优秀乡镇企业家、全国乡镇企业功勋等荣誉称号。先后十六次进京参加国庆观礼,多次受到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胡锦涛等党和国家领导人的亲切接见。1989年9月19日,中共中央组织部把他的名字与雷锋、焦裕禄、王进喜、钱学森列在一起,誉为解放以来在群众中享有崇高威望的共产党员的优秀代表。2004年1月20日,时任国务院总理温家宝视察刘庄时,对史来贺一生功绩作了评价,称他是“中国共产党员的优秀代表、中国农民的典型代表、全国基层干部的一面旗帜”。2009年4月3日,习近平同志在刘庄调研时也对史来贺作出很高评价。在2013年开展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中,习近平总书记作出重要批示:“史来贺的事迹和精神很感人,在这次教育实践活动中,可集中宣传一批各类党员干部正面典型人物,使大家学有榜样,行有示范。”



史来贺出生于旧社会,是共产党解放了他,他一生充满了对党的感激之情。他成长于新社会,听党话、跟党走,奋力探索社会主义建设规律,在50多年时间里,进行了多方面探索,作出了积极贡献。



始终把国家利益放在第一位


史来贺1952年12月任刘庄村党支部书记,他积极响应党的号召,带领刘庄群众发展互助组、初级社、高级社。他利用组织起来的力量,大搞农田基本建设,实行科学种田,刘庄粮食、棉花连年增产。新中国成立初期,人民生活困难,史来贺自觉为国分忧,不仅多生产粮食和棉花,还坚持将多出来的部分以平价卖给国家。


新乡县档案馆保留了一份1957年—1960年刘庄棉花产量数字:1957年,亩产55.5公斤,总产69687.5公斤,卖给国家68396公斤,总收入143324元,人均分配86元……1960年,亩产84公斤,总产105000公斤,卖给国家104100公斤,总收入254397元,人均分配168元。


由此可见,三年困难时期,全国多数农村都是农业生产大减产,刘庄不仅没有减产,而且对国家贡献逐年增多,群众收入也逐年增加。刘庄的先进事迹引起媒体的关注。1963年4月23日,《河南日报》头版发表长篇通讯《从全局出发的人——史来贺》,同时配发社论《从全局出发的光辉榜样》。一个月后,即5月29日《人民日报》头版头条发表长篇通讯《发扬爱国主义精神,保持先进集体荣誉——刘庄大队把国家利益放在第一位》,同时配发社论《热爱集体,更热爱国家》。社论指出:“6年来(即1957年至1962年),每年都按照国家计划植棉1000亩左右,平均亩产皮棉50公斤以上,比初级社时高产一倍多。6年共向国家交售皮棉44.5万多公斤。刘庄大队的先进事迹成为新乡和其他地方的一些生产大队的学习榜样。”就在《河南日报》报道史来贺先进事迹的第三天,即4月26日,中共新乡县委作出了《关于开展向史来贺学习的决定》,此后中共新乡地委、河南省委也相继对史来贺进行了表彰。


史来贺与刘庄是以国家利益为重成为全国先进典型的。此后的几十年里,史来贺正确处理国家利益与集体利益关系,为国家奉献越来越多,先进事迹也越来越突出。



始终走在发展先进生产力前列


新中国成立初期,刘庄“一穷二白”。1949年,全村126户、625人,年总收入仅3.9万元,棉花亩产10多公斤,粮食亩产50多公斤,缺吃少穿的忧愁困扰着史来贺。他认识到,多生产粮食、棉花是当时发展先进生产力的要求。史来贺为此走了“三步棋”,一是把农民组织起来,解决一家一户办不成的难题;二是大搞农田水利建设,把全村750多块大小不等的地块整理成四大块田;三是抓住本地适合种棉花的优势,攻技术关,经过十多年努力终于使棉花亩产达100多公斤,粮食亩产也达到500公斤左右。


1965年以后,刘庄彻底解决了温饱。但同时农业生产中出现了“高产穷队”的矛盾,即收入与投入比例呈负增长趋势:1957年收入14万元,1969年为30万元,13年增长一倍多;1957年投入8万元,1969年为20万元,13年增长两倍多。产量高而成本更高的矛盾,再次困扰了史来贺,农业的出路在哪里?史来贺开始了艰辛探索。他经过调查与思考,决定在种植业之外另谋出路,即发展社队企业。从1970年开始,先是发展奶牛业,后发展社队工业,先后办起机械厂、造纸厂、面粉厂等,1977年总收入161万元,其中工业产值占64%,1984年总收入527万元,人均4100元,人均分配1300元,刘庄成为河南省第一个“小康村”。


刘庄发展到1984年时,工业发展中出现了新矛盾:产业散、规模小、技术含量低,甚至浪费资源、污染环境。刘庄发展困境再次困扰了史来贺。于是他组织党员干部外出参观,请专家论证。一个偶然机会,发现了肌苷这个医药原料产品。该产品技术含量高,而且产业链条长、发展空间大。1985年,史来贺决定冒风险投入1500万元生产肌苷,又攻破道道难关,终于在1986年试制成功,建成华星药厂一分厂,1990年7月建成二分厂。从此,刘庄主导产业走上了技术含量高的药品生产道路。1986年,刘庄各产业收入860万元,2003年达到10亿元,刘庄成为远近闻名的先进村。


史来贺依据刘庄生产力状况,把发展先进生产力作为第一要务,每发展到一个关头,就进行一次重大突破。几十年来,刘庄先后三次突破,每次突破都是生产力的大提升,使其始终走在发展先进生产力的最前列。



始终不懈探索公有制经济实现形式


史来贺认为,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仅靠一家一户力量难以完成,全靠国家包办也不现实。把农民组织起来,大力发展公有制经济,实现集体力量与个人力量的有机结合,让社会主义优越性充分发挥出来,才是实现农村现代化的最佳途径。


从1953年开始,刘庄村在社会主义改造中所选择并建立的村级核算体制基本被群众接受,也初步显示出了公有制经济的优越性。史来贺由此确定了稳定村级核算体制的决心。但是,1957年以后,中原大地刮起“小社并大社”风潮,上级要求刘庄村与另外7个村的合作社合成一个大社。史来贺看到,这7个村矛盾很多,经济发展水平也不平衡。因此,他决定从实际出发,坚持刘庄村一村一社。其他7个村则合成一个社。结果一年后,其他7个村因穷村“共”了富村财产而激化了矛盾,不得不分开。这样一合一分,不仅穷村更穷,而且富村也穷了。刘庄村则避免了这次剧烈变动,生产没有受到影响,从此拉开了与周围村的差距,走上了快速发展的道路。


1980年改革开放初期,在建立“统分结合、双层经营”体制时,多数农村强调“分”,忽视了“统”,史来贺组织刘庄村群众开展了为期3年的大讨论,最后统一了思想,即改革旧的经济体制,建立“集体综合经营,专业分工生产,分级承包管理,奖罚联产联责”新体制。刘庄村的新体制既保留了原有集体经济的优势,又吸收了“大包干”的优点,使集体经济活力更足。刘庄村成立的农业专业社有41个劳动力,经营了1500亩耕地,实行规模化专业化生产。刘庄村的“一次飞跃”就实现了邓小平后来倡导的农业发展需要“两次飞跃”的思想。


史来贺之所以使刘庄村的集体经济保持活力,靠的是几个有利条件:一是选择并大力稳定刘庄村村级核算体制,符合“富从稳中来”的规律;二是建立以医药产品为龙头的企业集团,一头通过科技手段不断提高生产能力,一头连着市场不断创造竞争的比较优势;三是形成了以史来贺为核心的团结、创新、为民、务实、清廉的村领导班子,并把各类人才吸引到党组织中来。这几条成了刘庄村成功发展集体经济的宝贵经验。


打印本页    
0